“體育外賣”需加強品控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29日 09:21教育裝備網
據媒體報道,這個暑假,“體育外賣”的授課方式正在一些城市興起:不少青少年上體育培訓班不用接送,家長們從手機上下單,教練帶著器材上門,最近的場地可能就在自己家樓下。
在全民健身熱和體育中考改革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下,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體育鍛煉,加之“上門經濟”的興起,“體育外賣”應運而生。通常,“體育外賣”面向青少年及幼兒,提供體能培訓、中考體育提分等方面的上門服務。這不僅給青少年及其家長帶來便利,能按個人需求提供“一對一”課程,還給培訓機構和體育教練帶來新機遇。比如,過去一些體育培訓機構要承擔高昂的場地租賃費用,轉型“體育外賣”后能節省不少成本;對部分體育教練而言,過去局限在培訓機構工作,如今可以拓寬就業增收渠道。
然而,“體育外賣”背后的隱憂也不少。比如,上門教練是否具備專業資質,教練上門所帶的運動器材是否質量合格,在青少年家附近選擇的運動場地是否合適,培訓過程及合同是否規范,等等。這些細節問題如果沒有嚴格的把關,都可能影響孩子的訓練效果和消費體驗,甚至有發生運動損傷的風險。
“體育外賣”行業需要良好的品控,才有長遠發展的可能。相關平臺要嚴格落實國家對課外體育培訓的相關要求。例如,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于2021年12月印發了《課外體育培訓行為規范》,規定執教人員應持有體育教練員職稱證書、社會體育指導員職業資格證書等6種證書中的至少一種。因此,相關平臺要對入駐機構和教練加強資質審核,把好質量關。針對上門體育服務靈活度高、課程質量難以監管等問題,相關平臺還要探索更加系統性的管理方式來提高課程品質,比如定期上門巡課、與家長教練建立三方溝通模式、加強培訓等。
隨著青少年群體運動熱情的高漲,家長對“體育外賣”的需求也很可能越來越旺盛。目前,部分“體育外賣”尚處在野蠻生長狀態。這需要國家相關監管部門加強行業調研,針對性地完善監管機制,并加強行業發展指引,讓“體育外賣”能夠更好地服務于青少年的體育鍛煉,激發他們的運動熱情。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