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2omw"></ul>
    <strike id="w2omw"></strike>
  • <strike id="w2omw"><input id="w2omw"></input></strike>
  •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progcable.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為國家而戰 為人民而歌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28日 09:18教育裝備網

      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標。為了抗戰偉大勝利,他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獻出寶貴生命;他們一心救護負傷將士、保護軍隊戰斗力;他們歌頌抗戰軍民,提振國人士氣。為了在東京審判中維護國家尊嚴,他們不惜以“蹈海而死”相爭……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我們聚焦這些英雄和杰出人物中的代表,傾聽后人講述他們的青春故事、卓越成就。長空萬里,大好山河,我們當深思抗戰歷史,銘記英模人物,弘揚民族精神,為新時代新征程凝聚磅礴動力。
      
      ——編者
      
      楊靖宇 英雄事跡震撼人心
      
      馬繼民(楊靖宇之孫)
      
      楊靖宇(1905年2月13日—1940年2月23日),原名馬尚德,出生于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今屬駐馬店市驛城區)。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民族英雄。
      
      今年是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誕辰120周年和殉國85周年,回顧爺爺楊靖宇的英勇事跡,我感慨萬千。
      
      爺爺原名馬尚德,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確山縣李灣村一個農民家庭,幼年喪父,家境貧寒。爺爺1920年進入確山縣高等小學讀書,1923年考入河南省立第一工業學校學習。在第一工業學校,爺爺喜歡夜登后院宋代點將臺,吟誦“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立志做保衛中華民族的英雄。
      
      面對軍閥混戰、列強侵凌,爺爺發現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于是他加入北京大學成立的“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北伐戰爭爆發后,根據黨的指示,楊靖宇輟學回鄉,參與組織農民運動。爺爺在組織農民運動中表現出非凡的領導才能和極大的革命熱情。1927年,爺爺加入中國共產黨,發出“把自己的一生獻給黨、獻給革命、獻給人民”的誓言。
      
      1928年冬,作為中共河南省委唯一推薦人選,爺爺參加由周恩來同志親自籌劃并授課的中央軍政干部培訓。之后,爺爺被安排赴蘇聯留學。國難當頭,爺爺毅然放棄出國機會,將兒女托付給奶奶,孤身赴東北組織抗日斗爭。此前的一天夜里,爺爺回到久別的家中,看了看熟睡中的兒女,對奶奶說:“明天我要出趟遠門,可能很長時間回不來,家里就交給你了!”爺爺這次遠行,竟是與家人的永別。
      
      爺爺扎根東北沃土,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統一戰線抗日機構。其間,爺爺指揮勁旅打過的仗難以計數,僅1939年10月到1940年2月,就有47次戰斗。
      
      爺爺指揮的東北抗日聯軍不僅要面對敵人的討伐圍剿,還要面對斷糧、饑餓和寒冷的惡劣環境。長白山區,冬天寒夜氣溫時常降至零下40多攝氏度,但一生火就會暴露目標。抗聯戰士們只得不停地在雪地上踱步,生怕坐下就再也起不來了。每當此時,爺爺便會鼓勵戰士們:“革命就像一堆火,看起來很小,可燃燒起來能映紅了天,照亮黑夜。革命,不管遇到多大困難,總會勝利的!”
      
      吉林省濛江縣(今靖宇縣)是爺爺犧牲的地方。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爺爺只身與日寇戰斗到生命最后一刻。“老鄉,我們中國人都投降了,還有中國嗎?”他曾說過的這句話,氣壯山河,浩氣長存。殘忍的日軍將其割頭剖腹,卻發現胃里竟無一粒糧食,日本人都不由得感嘆他是大英雄。
      
      爺爺為我們馬家人樹立了“嚴要求、重責任、懂知足”的九字家風。母親告誡我們兄弟姐妹:“絕對不允許以抗日英雄后代為借口向組織提要求、撈好處。爺爺是爺爺,你們是你們。不能張揚,要低調做人。”我們心里都有一個信條:楊靖宇將軍是我們全家的驕傲,但絕不是我們可以依賴的資本。我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中,努力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雖已遠去,但爺爺堅定的革命理想與信念、勇于擔當的犧牲與奉獻精神從未走遠。今天,對楊靖宇將軍最好的紀念是傳承。希望青年朋友能夠珍惜當下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刻苦學習,胸懷報國之志,練就報國本領,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本報記者 黃金魯克 采訪整理)
      
      梅汝璈 一寸丹心唯報國
      
      梅小璈(梅汝璈之子)
      
      梅汝璈(1904年11月7日—1973年4月23日),出生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譜區朱姑橋梅村,著名法學家、愛國民主人士。1946年至1948年出任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在東京審判中維護祖國尊嚴和人民利益,促成對戰犯的公正審判。
      
      梅汝璈法官早年求學清華。1916年,他12歲時便考取了清華學校。他擔任過清華校刊的主編,為推動美國駐華公使控制的清華學校董事會改組出謀劃策、奔走呼號,還與施滉、冀朝鼎、徐永煐等同學一起組織過名叫“超桃”的進步團體。
      
      他在《清華周刊》發表《辟文風》、《改組董事會亟應討論之問題》、《清華學生之新覺悟》等多篇文章,號召青年學子擔負“為丈夫、為英雄、為領袖、為中國之救主”的責任。他說:“吾生于斯長于斯,吾歌于斯哭于斯,吾祖先葬于斯,吾父母居于斯,無形之間而感情生焉,而關系生焉。是故野蠻民族于其本國文化均愛敬之,不暇余力。吾人于我國四千年光明燦爛之文化,又當如何耶!”
      
      1924年畢業后,梅汝璈赴美留學,1929年回國后先后任教于山西大學、南開大學、武漢大學。1934年起,他成為國民政府立法委員,同時撰寫、翻譯、編輯了大量法學、外交和國際政治方面的文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國際社會在德國紐倫堡和日本東京設立軍事法庭,德、日兩國的重要戰爭責任者分別在這兩個法庭上受到審判。1946年2月,梅汝璈受命代表中國成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東京法庭”)的法官。
      
      東京審判自1946年5月開庭至1948年11月宣判終結,歷時兩年半,開庭818次。
      
      開庭前,在商討法官座次時,韋伯庭長提議以美、英、蘇、中、法為序。梅汝璈堅決不同意,“在日本的侵略戰爭中,中國受侵略最深,抗戰最久”,座次應按受降國簽字的順序排列,這樣中國和美國便分處第一、第二位。對此,庭長不予采納。梅汝璈脫下法袍,以退出預演相抗議。法官們最后表決,終于使入場順序和法官座次按照受降簽字國順序合理排定。
      
      關于法庭判決書的撰寫,有人主張統一書寫。梅汝璈提出,有關日本軍國主義侵華罪行的部分,中國人受害最深,這一部分理當由中國人自己書寫。法庭接受了他的提議。1948年11月10日,他在發回國內的一份電報中寫道:“……判決書長計千二百頁,約二十萬余言……日軍在各地之暴行,則另列專章(南京屠殺為該章中最特殊之一節,占首要地位)。在敘述日本對外侵略事實經過之四百數十頁中,‘對華侵略’部分,為璈所親自主稿,提出約二百五十頁,占篇幅半數以上……是非曲直所在,將可大白于天下后世,私衷引為慰快。”
      
      在對戰犯量刑方面,對個別人量刑時出現了很大分歧。梅汝璈說:“若不能嚴懲戰犯,惟有蹈海而死,以謝國人。”最后法庭以秘密投票方式,判處東條英機等7名甲級戰犯絞刑。
      
      梅汝璈曾在一篇回顧南京大屠殺的文章中寫道:“我不是復仇主義者。我無意于把日本帝國主義者欠下我們的血債寫在日本人民的賬上。但是,我相信,忘記過去的苦難可能招致未來的災禍。”他還曾多次在日記中發出感慨:“止謗莫如自修,中國還得爭氣才行。”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時候,我們重溫他曾經說過的話,會獲得可貴的教益。
      
      (賴配根訪談整理)
      
      涂通今 白衣為甲鑄功勛
      
      涂西華(涂通今之子)
      
      涂通今(1914年9月11日—2023年4月3日),出生于福建省長汀縣涂坊鎮涂坊村。開國將軍,中國神經外科事業開拓者。
      
      1914年9月11日,父親涂通今出生于閩西一個農民家庭。雖家境貧寒,但一到學齡,祖父就安排他進入私塾念書。
      
      青年時期,父親目睹了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的苦難,深刻認識到只有推翻舊社會才能翻身解放。1932年,當朱毛紅軍到他的家鄉時,18歲的他毅然報名參加紅軍,投身革命事業。由于有一定的文化基礎,一參加紅軍他就被分配到紅軍福建軍區后方醫院看護班學習,從此與醫學結下不解之緣。因為成績優異,看護班畢業后,他又被選拔到紅軍衛生學校軍醫班繼續學習8個月。外科醫生的基本功之一是“打結”,他一分鐘能打40個“方結”。
      
      抗日戰爭開始后,父親不斷學習、持續精進,全身心投入抗戰事業。
      
      1937年初,大病初愈的父親出任中央教導師醫務主任。當時醫院剛出了一起事故:一位醫生馬虎潦草地處置教導師參謀長郭化若的病患。郭化若強烈不滿,甚至寫信給毛澤東同志。毛澤東同志日理萬機,何以分心于此?父親到任后第二天即帶領主要醫護人員為郭化若認真做了全面檢查,作出準確診斷。郭化若心悅誠服、轉怒為笑,很快病愈后返回工作崗位。
      
      盧溝橋事變后,父親和院長劉夕青制定詳細工作計劃、購買急需的醫療和檢查設備,合理安排并帶領醫護人員,廢寢忘食地工作,使數百名受傷將士很快回到抗戰一線。
      
      1937年9月,父親調任八路軍第二后方醫院醫務科長。第二后方醫院分3個所,與駐地相距較遠,他經常身背手術箱,揚鞭策馬于三地。之后,他又被任命為八路軍第二兵站醫院醫務主任。該院是連接華北與延安的重要節點,前線傷員和去前線的人馬都途經此地,傷病員非常多。他憑借精湛的技術,成功實施了許多復雜手術,挽救了許多抗戰將士的生命。
      
      1938年,八路軍主力開赴抗日戰場,部隊急需衛生干部。上級挑選三位優秀紅軍醫務干部進入第一期“八路軍衛生學校高級班”深造,父親名列其中。畢業時他專業課成績全優,被老師譽為“工農分子知識化的典范”。
      
      1942年畢業后,他被分配到當時延安設備最齊全、技術力量最強的延安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任外科主治軍醫。他不但到前線部隊救治傷員,而且想方設法、克服各種困難,完成大規模的防病治病行動。
      
      1943年,駐甘泉的一個團集體患疥瘡病,上級把防治任務交給父親。疥瘡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皮膚病。父親查閱資料,請教同行,最后制定出一整套切實可行的防治方案——集體滅疥。滅疥分用藥、洗澡和衣物消毒三個環節,他用豆面加硫磺熬成糊以代替硫磺軟膏,用大樹鑿成木盆用于洗澡,用柳條筐糊泥巴做成蒸籠消毒。前后三周時間,全團1500多名患者痊愈。解放戰爭期間,他的經驗總結被刊登在《解放日報》上,并在全軍推廣,收到很好效果。
      
      父親常跟我說起毛澤東同志《紀念白求恩》中的話:“對同志對人民的極端的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這是從德、才兩個方面來評價一個人。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功以才成,業由才廣”來說明德才兼備的重要性。
      
      將相本無種,男兒自當強。每個黨員干部和有志青年,都是時代弄潮兒,都是革命事業的中堅力量。規劃和實現人生目標,要堅定理想信念,以人民為中心,勇擔時代重任。
      
      鄭律成 為人民譜寫頌歌
      
      鄭小提(鄭律成之女)
      
      鄭律成(1914年8月27日—1976年12月7日),原名鄭富恩,出生于朝鮮半島全羅南道光州(現韓國光州),著名作曲家、人民音樂家,《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作曲者。
      
      父親鄭律成走上革命道路,最初是受家庭影響。1914年8月27日,他出生于朝鮮半島全羅南道光州(現韓國光州)一個愛國革命家庭。朝鮮族載歌載舞、熱情奔放的民族性格影響了他,再加上家庭影響,他很小就開始接觸音樂,學習小提琴、曼陀鈴,展現出音樂天賦。
      
      他的父輩和哥哥、姐姐都在朝鮮參加抗日救亡運動。1933年,他隨三哥鄭義恩和姐姐鄭奉恩來到中國繼續尋找抗戰道路。到中國南京后,他進入朝鮮在華抗日團體義烈團開辦的朝鮮革命干部學校學習,學習戰術、射擊、爆破等,還參加了朝鮮民族解放同盟等抗日組織,搞過情報工作。其間,他結識了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羅青,婦女運動先驅、地下黨員杜君慧,后來又結識了田漢、冼星海等人。在南京,他多次參加五月文藝社的活動,接觸左翼進步人士,由此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和抗日主張。當時,他還經常往返于南京、上海,到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俄籍聲樂教授克利諾娃舉辦的聲樂班學習聲樂。
      
      七七事變后,父親面臨三種選擇。一是去上海,在國民黨統治區從事抗戰音樂創作。二是去意大利學習聲樂。克利諾娃發現了他的聲樂天賦,想推薦他去意大利繼續深造。三是去延安。當時,廣大熱血青年在“到延安去”的口號激勵下,紛紛奔赴延安。父親認為,延安是真正的抗日根據地,真正能夠抗戰到底的是中國共產黨,便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延安。1937年10月,在“七君子”之一李公樸的資助下,他到了延安。
      
      延安時期,父親譜寫了《延水謠》、《肉彈勇士》、《百團大戰進行曲》等大量抗日歌曲。父親了解到,山西省岢嵐縣一位老漢在自家食物和酒水中下毒藥,準備毒死“掃蕩”村莊的日軍。他還沒有來得及撤離,日軍就闖入了他的家。日軍逼老漢試吃,老漢坦然吃下了帶毒藥的飯。日軍見狀開始大肆吃喝,結果被毒死了,老漢也倒下了。這件事深深打動了父親,他為公木的長詩《岢嵐謠》譜上曲子,歌頌普通百姓的抗戰事跡和赤子之心。
      
      在這些抗戰作品基礎上,受到八路軍英勇抗戰事跡的激勵,父親創作了《八路軍大合唱》組歌曲譜。抗日戰爭勝利后,《八路軍大合唱》中的《八路軍進行曲》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1988年被中共中央軍委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
      
      在我心中,父親身上有兩點值得現在的年輕人學習。一是堅定的理想信念。正是因為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父親才會在當時復雜的局勢中選擇延安。同時,父親是堅貞不屈的,不管遇到什么挫折,從沒有低過頭,從沒有放棄過理想和希望。二是熱愛生活。父親搞創作從來不會“閉門造車”,他主張到生活中尋找靈感。父親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森林、川江、廠礦、農村、部隊……他喜歡捕魚、打獵,如果創作“卡殼”了,他會到河里捕魚、到林中打獵,同時尋找靈感。父親認為,唯有在火熱生活中秉持廣闊心胸,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取得驕人的成就。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名企展播 申請加入
    行業訪談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6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66|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日产国产精品亚洲系列|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天影视香蕉|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AAA级久久久精品无码片| 热re99久久6国产精品免费|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野结衣| 青青草精品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午夜福利|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 国产精品 一区 在线| 99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大片| 青青青青久久精品国产h|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欧美+亚洲+精品+三区| 四虎精品影院永久在线播放| 91精品一区二区综合在线| 国产精品 猎奇 另类视频| 国产精品H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国产久爱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 最新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大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影院|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二三精品无码| 婷婷国产成人精品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