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是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28日 09:18教育裝備網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高質量發展“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發展成果不斷轉化為生活品質,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這一重要論斷,深刻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準確把握了高質量發展與改善民生之間的辯證關系,明確了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實踐要求。
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將民生置于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的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實踐的重要歷史經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將民生福祉擺在治國理政的首要位置,通過系統性推進脫貧攻堅偉大工程,實現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擺脫貧困的夢想,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式現代化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現代化,必須始終把民生福祉作為衡量發展成效的標準,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以民生為工作出發點,彰顯了我們黨堅持群眾路線的根本立場;以民生為工作落腳點,印證了我們黨踐行群眾路線的實踐成效。唯有以民生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才能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群眾史觀。
民生與高質量發展內在統一。民生是最大的政治。發展是破解各種難題、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一方面,高質量發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物質基礎。經過40多年改革開放持續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不斷升級,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高品質的特征,從優質教育和體面就業,到合理收入和宜居環境;從充實的精神生活到完善的醫療保障,再到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人民群眾的追求不斷邁向更高層次。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堅持新發展理念,將不斷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提高公共服務的可及性和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另一方面,高質量發展需要穩定的社會環境、優質的人力資源、強大的科技能力、完善的制度體系等多方面的堅實支撐。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更好實現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協調統一,確保發展的可持續性。民生與發展相互牽動、互為條件。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改善民生與高質量發展都不能脫離這一最大實際。改善民生要立足當前實際,充分利用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統籌規劃,守住底線,突出重點,穩步前進,及時有效回應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統籌教育、科技、人才等戰略性資源,以創新驅動引領經濟轉型升級,推動發展更高質量、更高效率、更可持續,實現從量變到質變的螺旋式上升。民生與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統籌協調二者關系,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民生改善中推動發展,形成動態統一的良性循環。
民生是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導向。要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適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的重大變化和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高質量發展要以增進民生福祉為價值引領,積極關注和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鍥而不舍、持之以恒地把民生問題解決好。高質量發展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絕不能以犧牲民生為代價換取經濟增長。發展是一個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如果片面追求經濟增長而忽視民生利益,譬如發展經濟項目時忽視生態安全,雖然可能取得短期成效,但會引發長期的社會和環境問題,最終損害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民生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可以增進社會消費預期,有利于擴大內需,抓民生也是抓發展。”民生不是“成本”,更不是高質量發展的負擔;民生是“投資”,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全方位、多樣化、多層次的民生需求能夠使規模龐大的消費市場更有活力。當人民群眾擁有了穩定收入,就有能力消費;當后顧之憂得到更好解決時,就更敢于消費,市場活力會不斷增強,國民經濟循環也會更加暢通。民生不斷改善,人民群眾會更加熱愛生活,從而調動生產積極性和創業熱情,提升人力資本質量,激發創新活力,為新質生產力注入強勁動能。要縮小地區、城鄉和群眾間的差距,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享發展成果,凝聚發展共識,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健康、可持續的動力。
民生是高質量發展的衡量標準。必須堅持發展成果全民共享,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人民生活品質是否切實提高,是檢驗高質量發展成效的重要標準。民生是否得到保障和改善,能夠反映高質量發展是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檢驗發展成果是否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衡量發展是否持續健康。新時代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經濟總量實現跨越式增長,發展質量顯著提升,民生改善翻開新篇章,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正逐步變為現實。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時期,既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也面對諸多風險挑戰,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只有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才能讓美好生活的愿景逐步變為現實。
(作者單位:武漢紡織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