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農業大學為“三下鄉”團隊配備“雙師” 以科技賦能熱土 用真心讀懂鄉情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28日 09:05教育裝備網
傍晚,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的農家小院里,幾張板凳圍成一圈,安徽農業大學思政課教師徐玉祺和參加“三下鄉”活動的學生們開始了一堂“農家小屋思政課”。
白天,徐玉祺仔細觀察每名學生的言行舉止,F在,他掏出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滿了白天觀察到的細節:張同學聽說每年參觀游客超過50萬人次的驚訝,王同學在茶園追問產業升級的瓶頸……
“同學們,昔日的貧困村為啥能成為富裕村?”徐玉祺問。田野課堂激發學生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大家都講得頭頭是道。
今年暑期,在籌劃“三下鄉”工作時,安徽農業大學為每支校級重點團隊“標配”一名專業導師、一名思政課教師。該校黨委副書記董雨說:“對農業高校來說,‘三下鄉’不是走馬觀花的‘打卡’,而是一場沉浸式的育人實踐。思政課教師就像‘指南針’,讓實踐活動更有深度和內涵!
在皖西白鵝養殖場,工學院教師王玉偉為實踐團成員帶來了一場“科技盛宴”!袄相l們總說傳統體尺測量又慢又驚擾鵝群,現如今我們用深度相機配合自研算法實現無感測量,鵝群自然走動,數據瞬間采集完畢,效率提升了3倍!”王玉偉指著棚舍旁的深度相機說,“這些技術,都是師生團隊‘泡’在鵝場,和老鄉們磨出來、調出來的‘真家伙’,既解了老鄉的難、提了生產的效,又讓我們的學生練就了硬本領。”
思政課教師王野全說:“以前備課總愁怎么講透理論,現在懂了,思政課最鮮活的生命力,就藏在這廣袤大地里,藏在同學們‘撲下身子’那股實打實的勁兒里!我自己也被上了一課!
“只有當‘硬本領’遇上‘熱心腸’,在專業實踐與愛農情懷的化學反應中,才能讓學生們不僅把論文寫在田間地頭,更把‘大國三農’的種子播進心田,在泥土芬芳中讀懂強農興農的使命!卑不辙r業大學黨委書記張慶亮表示。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