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高校數字形象 助力國家軟實力提升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27日 09:55教育裝備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全面提升國際傳播效能!薄督逃龔妵ㄔO規劃綱要(2024—2035年)》提出:“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要教育中心!备咝>哂形幕瘋鞒泄δ,社會關注程度高,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在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方面有著諸多優勢。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融入社會各方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與思維方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高校加強塑造自身的數字形象,不僅成為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關鍵途徑,也為對外講好中國教育故事、提升國家形象提供了全新視角。
高校數字形象有助于國家形象傳播
高校作為知識創新、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其對外形象的塑造,直接關系到學校的國際影響力及海外學術聲譽。許多世界一流大學都非常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如斯坦福大學以“開環大學”為理念進行未來大學的暢想及實踐,大大提高了學校的全球聲譽和影響力。
隨著數智化浪潮的持續演進,高校的形象塑造也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和延伸。建構一個特征鮮明的“數字形象”,不僅有助于中國高校凝練自身跨文化傳播標識,拓展世界“朋友圈”,也有助于形成具有辨識度的“數字文化連結點”,使中國的國家形象傳播更具親和力和說服力。
因此,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主體,高校應充分發揮學術、科研、人才優勢,以自身數字形象塑造為依托,對外凝聚共識、促進對話交流,為中國國家形象塑造和軟實力提升貢獻力量。
高校數字形象需要“自塑”與“他塑”
數智時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時代。中國教育故事的對外講述,絕非簡單的海外新聞宣傳或信息發布,而是需要通過發揮多主體優勢,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行動者網絡。
高校應當建立全員協同機制,通過“自塑”和“他塑”來全方位塑造數字形象:校內各級部門、師生校友等,可利用高校的學術資源、校園活動等,構建一個“自塑”的行動者網絡;高校作為整體,通過與政府部門、主流媒體、合作單位等的互動與合作,構建一個“他塑”的行動者網絡。最終,兩個網絡交叉相疊、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公眾心目中的高校數字形象。
例如,清華大學除了通過主流媒體、社交媒體進行海內外廣泛發聲,還制定了“2030全球戰略”,通過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的學生群體、建設全球卓越的教師隊伍、提高學校國際化承載力三大支柱戰略,以教學、科研、智庫、合作等一系列舉措,發動全員力量,形成“自塑”和“他塑”網絡,進一步聯結世界,全方位塑造學校的數字形象。
高校數字形象塑造應進行話語“轉譯”
高校應當充分發揮自身的學科和技術優勢,將各類資源進行數字化“轉譯”。如,完善和優化校園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構建全球在線課程體系、數字化圖書館、虛擬實驗室等,打造全球可訪問的數字資源共享平臺系統,以高校資源數字化轉型重塑高等教育模式,進而塑造全球教育和科技創新引領者的數字形象;建設數字化開源平臺,面向全球發布開源學術成果,促進知識的快速傳播和共享,提高學術研究的透明度和影響力。
在具體傳播中,高校需適應數智時代的傳播特點,進行話語表達創新,做好人機協同的精準傳播和分眾傳播,優化數字形象的“轉譯”過程。例如,對于中國高等教育相關主題,可加強師生全球勝任力和國際傳播能力培養,打造一支能夠利用數字技術進行跨文化傳播的專業隊伍;加強交叉學科建設,通過技術賦能創新傳播形式,產出爆款國際傳播內容;主動設置人工智能議題,為人類發展的共同問題提供解決方案,從而擴大高校的全球敘事能力。
高校數字形象塑造應主動構建正向模因
模因是類似基因的文化基本單位,其借助動作或語言符號的復制,引發感染式傳播。高校利用模因進行傳播的案例并不少見。近年來,中國百所高校通過跳手勢舞發布“招生簡章”,相關視頻在短視頻平臺上獲得了巨大的點擊量并引發了廣泛的模仿,這正是充分利用模因傳播的典型體現。
然而,模因傳播如同一把雙刃劍,如果形成不當的模因,導致惡俗、恐怖信息的失控擴散,或是跨文化傳播中的誤解與沖突,也容易對高校的數字形象塑造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高校應當掌握數智時代的模因傳播規律,通過打造優質的數字文化品牌,主動構建正向模因符號,以有效引導積極正面的數字形象塑造。
例如,上海交通大學(SJTU)積極構建其全球數字形象,推出了“IP SJTU”品牌傳播策略!癐P SJTU”以數字化內容眾創、優秀國際傳播項目孵化、品牌內容生產為主要結合點,不僅面向全球推介中國高等教育故事,還增強了學校在國際高等教育領域的品牌認知度與美譽度。
(作者單位:上海交通大學;本文系2023年度上海交通大學黨史研究與宣教課題“智能媒體視域下交通大學紅色資源創新轉化實踐研究”[編號:DSYJXJC2023-03]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