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出臺省級法規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立法疏解“少年愁”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27日 09:45教育裝備網
5月29日,《湖南省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湖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并于7月1日正式施行。
《條例》共二十三條,覆蓋家庭責任、學校教育、政府職責、醫療資源、社會支持、法律責任等全鏈條,旨在為學生心理健康筑牢法治屏障,標志著湖南在學生心理健康領域邁入法治化、規范化新階段。
就該《條例》出臺的背景和立法思想,記者采訪了相關負責人和專家。
以立法手段構建系統化解決方案
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呈現低齡化、普遍化趨勢,已成為社會性難題。相關專家指出,學生心理健康工作仍存在科學認識不統一、社會各方觀念不一致、有效發現干預手段不充分、學校支持體系和社會工作體系不健全等問題,亟須通過立法明確各方責任,構建系統化解決方案。
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余偉良介紹,湖南歷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先后出臺多項政策性文件,在健全健康教育、監測預警、咨詢服務、干預處置“四位一體”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體系,完善學校、家庭、社會和相關部門協同聯動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比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衡南經驗”。把這些成熟且行之有效的有益做法和成功經驗通過法規固定下來,既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的細化補充,也將為全國探索學生心理健康法治化路徑提供湖南方案。
據介紹,《條例》在立法調研階段,既采集大數據,又開展“解剖麻雀”式調研,覆蓋全省14個市州、20余所各類學校。湖南省人大教科文衛委牽頭組建專題調研組,形成了兩個專題調研報告,為立法提供專業參考意見。正式出臺的《條例》,在年齡段上,將大、中、小學生全面納入,在具體對象上,既包括心理健康的學生,也包括少數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生,并突出全體學生心理健康促進方面的共性要求。
“《條例》不搞大而全,力求務實管用。”湖南省人大教科文衛委主任委員蔣祖烜表示,《條例》注重將政策文件和實踐經驗轉化為“法言法語”,將“五育”并舉、家校共育、醫教協同等政策要求轉化為法定職責,將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共治的地方實踐經驗轉化為法規規定,著力解決學生心理健康促進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不夠、全社會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意識不強等問題,增強了法規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確保法規接地氣、真管用。
關口前移,系統治理,預防為主
就《條例》冠名“促進”的立法思想,參與立法調研和《條例》起草的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專職心理教研員彭瑋婧認為,“促進”二字意義深遠,既強調要將心理健康工作關口前移,著力構建科學有效的預防體系,又體現多主體協同,明確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各方責任。
“《條例》立足于‘預防’,著眼于‘促進’!焙鲜∪舜蟪N瘯ㄖ乒ぷ魑瘑T會副主任卿曉英介紹,《條例》明確“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清晰界定了家庭、學校、學生、政府及其組成部門等各方主體的“位”與“責”,強調實行“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作、家校協同、社會動員、全民參與”的工作機制,推動全社會形成齊抓共管的責任體系。
她表示,《條例》從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到社會環境凈化等多方面規定了促進和預防措施。比如,規定家長應當履行家庭教育主體責任,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加強親情陪伴;明確學校應當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關注特殊群體學生、開展全員心理育人、定期開展心理健康篩查等;要求新聞媒體積極開展心理健康知識宣傳,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同時,《條例》也在“治”上下功夫,明確教育和衛生健康部門應當“暢通學生心理健康醫療轉介綠色通道”,鼓勵醫療機構設立學生心理門診、開設學生就診綠色通道,鼓勵將心理治療項目全面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減輕學生醫療費用負擔。
突出家庭在學生心理健康中的關鍵作用
《條例》第五條明確提出,學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樹立家庭是第一個課堂、家長是第一任老師的責任意識,樹立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承擔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許多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根源是家庭。”彭瑋婧告訴記者,這反映出部分家庭的情感支持、有效溝通、規則建立和心理撫育等功能存在不足,特別是不當的教養方式(如過度保護、溺愛、忽視、苛責或控制)以及家庭成員間的沖突或冷漠,極易成為孩子焦慮、抑郁、自卑等問題的誘因,因此,《條例》大幅增加了家庭相關的內容。
具體來說,《條例》強調要營造良好家庭環境,加強日常監護。家長要主動學習心理健康知識,關注孩子的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加強親情陪伴,不得實施家庭暴力。合理安排孩子使用網絡時間,防范不良信息,配合學校管理智能終端產品。若發現孩子心理、行為異常,應及時溝通并引導求助;若孩子可能存在嚴重心理問題,須及時幫助其接受咨詢或就診,不得阻攔。
《條例》還強調,留守未成年學生的家長需加強與學校溝通,每周至少與孩子聯系交流一次,每年安排適當時間陪伴,給予親情關愛。同時,家長自身若出現心理問題,也應及時調適或尋求專業幫助,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
對于學校來說,《條例》重點強調實現全員育心、完善課程體系、強化重點防護、健全服務保障等4個方面的工作。
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為保障法規更好施行,蔣祖烜表示,湖南省人大將著力督促出臺配套政策規定和措施。如“五育”并舉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有力舉措,《條例》實施后,湖南省人大將督促有關部門,借鑒北京等地成功經驗,在加強中小學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保障學生雙休日和法定節假日休息等方面,及時出臺配套政策文件,確保法規條款切實轉化為可操作的制度安排。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