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智囊團”提升勞動教育質量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27日 09:38教育裝備網
學校應看清自身勞動教育的薄弱點,在“智囊團”的幫助下找準突破口,有策略、有節奏地穩步提升勞動教育質量
近日,首屆北京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教學指導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教指委”)正式成立,全市中小學校勞動教育將迎來31位專家學者、一線校長教師組成的“智囊團”。
據了解,“教指委”將在教學改革、課程設置與建設、勞動實踐指導手冊開發、師資隊伍建設、條件保障、監測評價等方面提供咨詢意見和建議。北京市的這一舉措能為學校勞動教育提供更多的專業力量支持,激發勞動教育的生命力,值得借鑒。同時,這也提醒學校要有意識地關注勞動教育當下面臨的問題,積極借助身邊的“智囊團”力量,更好地提升勞動教育質量。
要積極破解勞動教育缺專職教師的現實問題。在一些地區,不少學校的勞動課由班主任、體育教師甚至后勤人員兼任,教師的教學能力與勞動教育所需的專業素養存在差距。勞動教育具有“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豐富內涵,需要激發學生的持久興趣。培養穩定且具有一定專業能力的師資隊伍,是提高勞動教育質量的根本保障,也是不少學校的短板。各地教育部門不妨加強區域層面的統籌,組建勞動教育師資培訓的專項“智囊團”,幫助學校切實提升勞動教育教師隊伍質量。
要善于打造勞動教育的專業場地。現實中,一些城市里的學校空間有限,缺乏專門的勞動實踐空間;有的學校雖然設置了勞動教室,卻因為缺乏系統設計淪為擺設。令人遺憾的還有,一些校外勞動教育基地,因與校內課程脫節、組織管理復雜、安全責任顧慮等問題,使用率偏低,寶貴資源在閑置中蒙塵。如何突破專業場地的現實局限,需要“智囊團”深入學校做好調研,幫助學校找到個性化的解決方案。
要在勞動教育的課程建設上下功夫。將勞動課簡化為手工制作或是等同于體力勞動的做法不可取,要求學生“拍照打卡”留痕則容易陷入形式主義。現實中,一些學校囿于自身專業力量不夠,在勞動教育方面缺乏融知識、技能、價值觀于一體的系統化課程設計,勞動教育較為僵化。這急需專業力量給予更多智力支持,幫助學校重構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勞動教育的評價監測問題也應引起重視。若勞動教育成果缺乏科學的衡量標準,其評價結果在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或升學體系中無實質分量,學校、家長與學生的重視便難免“懸浮”。因此,如何基于學情、校情,建立一套有效的評價監測機制,需要“智囊團”重點關注。
面對勞動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以專業力量幫助學校找到破題之道很有必要。“教指委”的成立,可以聚焦學校普遍面臨的師資、場地、課程、評價等方面的困境,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專業指導,同時總結提煉有益經驗供更多學校借鑒。不過,外部的支持終究只是外因,更為關鍵的是,學校要樹立科學的育人理念,看清自身勞動教育的薄弱點,在“智囊團”的幫助下找準突破口,有策略、有節奏地穩步提升勞動教育質量。
(作者系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大陽學校副校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