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探索體育經管人才培養新模式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26日 09:35教育裝備網
近日,在湖南張家界慈利縣溶洞一個多月的垃圾清理工作中,湖南財政經濟學院體育學院的學生們身著專業裝備,在悶熱環境中精準清理垃圾。汗水浸透的防護服口袋里,攀巖證書與未完成的商業計劃書疊放在一起——這張力十足的畫面,無聲地詮釋著該校體育學院學生攀巖與商業計劃書“雙修”的硬核實力。近年來,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緊扣“健康中國”“體育強國”戰略和湖南省“三高四新”發展藍圖,學院休閑體育、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立足大健康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需求,創新構建了“產業為基、項目為擎、實戰淬煉、文體雙優”的體育經管人才培養模式,為區域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輸送了大批復合型人才。
產業導向:
錨定大健康,精準育人才
“我們的體育經管人才培養建在產業鏈上。”湖南財政經濟學院黨委書記易棉陽介紹,休閑體育和體育經濟與管理兩專業以大健康產業為基準,集中于休閑康養、健康服務與管理主要領域。學院構建了“休閑康養+健康服務”雙輪驅動的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體系。
體育學院課程設置深度融入產業需求,打造了覆蓋戶外康養、體育旅游、營地教育和運動干預、營養咨詢、心理健康的特色課程44門,配套41周實踐教學。通過“課堂教學+實踐實訓+產教融合”三位一體路徑,強化學生運動干預、健康評估、休閑康養策劃等核心能力,培養“綜合素質高、專業能力精、創新意識強”的大健康產業生力軍,助力湖南打造“健康中國”先行示范區。數據顯示,學院畢業生長沙地區就業創業比例達65%,專業對口率達78%,在省內知名健康產業和康養旅游企業就業占比超70%。
項目驅動:
節日化身課堂,實戰提升能力
在湖南財政經濟學院,一年一度的校園營地帳篷節不僅是校園盛事,更是人才培養的重要課堂。招商組對接品牌、財務組管控預算、現場組調度人流……今年5月舉行的第五屆校園營地帳篷節,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學生譚夢婷和她的同學們全流程主導了這場吸引6萬人次、創效超百萬元的大型活動。
“這就是我們的‘項目制’課堂。”學院黨委副書記蘇玲說。學院以校園營地帳篷節等真實商業項目為載體,創新推出“學生主導、校企共育”的實踐育人機制,形成了“需求發布—課程嵌入—項目實踐—能力認證”全鏈條培養路徑。學生可用成功的商業策劃、項目運營成果直接抵扣部分理論課程學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實踐熱情和創新潛能。校園營地帳篷節累計吸引企業243家,提供贊助資金125萬元,其創新模式被媒體譽為“體育+消費”標桿,經驗輻射20余所高校。
學院深度融入區域體育產業發展,為學生探尋和提供實戰機會。近三年承接的相關產業和機關部門咨詢的橫向課題均有學生深度參與,學生主導編制的《湖南省體育消費報告》被地方政府作為重要參考。
文體雙優:
重塑育人場景,打造育才聯盟
面對文化生和體育生混合培養欠體系以及產業需求“懂體育,善經營”復合人才的挑戰,學院銳意創新,重塑育人場景,著力打通體育素養與經管能力雙優人才培養的通道。
學院的核心策略是打破專業壁壘,文體深度互融并進。在課堂與實踐活動中,文化生(經管類專業學生)與體育生(休閑體育專業學生)融合編組,課堂上體育生分享運動規律與市場痛點,文化生剖析財務模型與商業邏輯;在一年一度的校園營地帳篷節等大型實踐項目中,體育生貢獻項目創意與執行魄力,文化生則發揮商業策劃與風險管控專長。這種相互借鑒、取長補短的協作模式,讓彼此在真實的商業環境中成長為既懂體育規律又善經營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為更系統、更廣泛地解決人才培養體系失衡問題,學院還開創了多校協同機制,構建區域聯盟紓解失衡難題。學院牽頭聯合多所大學,成立了“中部地區體育經管人才培養聯盟”,為有效紓解單一院校在培養“文體雙優”復合型人才時面臨的資源局限、共同提升體育經管人才培養對區域產業的適應性發揮積極作用。
育人答卷:
扎根三湘大地,服務“三高四新”
一組數據勾勒出湖南財政經濟學院休閑體育和體育經濟與管理專業“扎根大地”的育人答卷:連續四屆(2022—2025屆)年考研錄取率均超25%,穩居全校及全省同類院校榜首;畢業生就業率連續五年保持100%;大部分畢業生選擇扎根湖南,投身體育旅游、休閑康養等產業一線,成為服務湖南“三高四新”戰略的生力軍。
“攀巖繩丈量的是意志的深度,商業計劃書擘畫的是產業的未來。”易棉陽這樣詮釋學校的育人理念。在湖南財政經濟學院,體育與經管的邊界已然消融,一群既能馳騁賽場又能運籌商場的復合型人才,正從這里出發,為蓬勃發展的中國體育產業、湖南休閑產業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系湖南財政經濟學院體育學院院長)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