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業大學聯合團隊 取得軟體機器人研究突破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25日 09:58教育裝備網
記者日前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該校空天結構技術重點實驗室張衛紅院士團隊與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團隊合作,在軟體機器人領域取得新進展,成功開發出一種基于新型電活性聚合物的多功能機器人,有望滿足復雜結構和極寒環境下的應用需求。該研究成果近日在權威學術期刊《先進科學》在線發表。
傳統電活性聚合物往往僅具備電致變形功能,難以滿足環境適應性及系統集成需求。開發具備多模式響應行為的智能材料并實現功能集成,是當前軟體機器人研究中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
在本研究中,團隊開發了一種具備低電壓驅動、高電吸附力和可控自加熱的新型聚氯乙烯基電活性聚合物。通過在聚氯乙烯凝膠中引入乙酸乙烯酯,有效抑制了因塑化劑遷移引起的發熱與電擊穿問題,同時顯著提升了材料的介電性能與力學性能。與現有材料相比,新型材料的發熱量降低超過50%,使用壽命延長15倍以上,輸出力提升1.75倍,電吸附力提升2.15倍,在2V/μm的低電場下即可實現30kPa的強吸附力,遠優于傳統靜電吸附結構。
在此基礎上,團隊開發出具備快速爬行、低溫環境自加熱、模塊化組裝與協同作業能力的微型軟體機器人。機器人結構緊湊,響應靈敏,在僅72.5V的低電壓下即可驅動運動,顯著低于現有同類系統。通過集成的電吸附結構,機器人集群可在毫米尺度內實現快速連接與脫粘,在狹小空間內完成自主重構,具備優異的群體協作能力。
在極寒環境測試中,機器人可在-50℃環境下完成自主加熱以及巡檢和冰層融化等任務。在航空發動機葉片檢測、狹縫探測和寒區作業等應用場景中展現出顯著優勢。相關成果為極端環境下小型智能機器人系統的研發提供了新思路,也展示了該類材料在電子器件、仿生系統和智能制造等領域的廣泛應用前景。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