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大學面向工程碩士開展職稱貫通認證 打造優秀工程人才成長“快車道”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25日 09:39教育裝備網
近日,看到自己參與設計的中國首艘寒地純電池推進內河船“領航之星”在松花江上成功首航,哈爾濱工程大學首批哈電集團定制化專班畢業生馬弘章心潮澎湃。
“領航,要靠一顆強大的‘心臟’。”馬弘章對此再熟悉不過。2023年,研二的馬弘章進入哈電集團進行兩年的實踐培養,并參與企業重點項目“領航之星”電動船動力系統的研究工作。在校企雙導師的指導下,馬弘章與團隊成員圍繞“寒地智能內河船舶電力推進系統”項目進行深入研究,對矢量控制技術展開了系統的仿真分析與優化,終于為“領航之星”研發了全電力發動機“心臟”。
當“領航之星”起航之時,馬弘章也開啟了人生新階段。“畢業后,我有了新身份——工程師。”馬弘章說。今年6月,他憑借過硬的工程師理論與實踐能力,得到“工程師職稱資格認證委員會”和企業的一致認可,獲得工程師職稱證書。7月,馬弘章正式入職中國兵器工業集團航空彈藥研究院,成為該單位第一位“持證上崗”的應屆畢業生。
“今年,共有包括馬弘章在內的37名應屆工程碩士,畢業即是工程師。他們的創新成果涵蓋校企合作項目、市級以上重點項目、產品樣機等多類實踐項目。”黑龍江省教育廳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處處長霍慧說。
2021年9月,在黑龍江省委、省政府支持下,哈爾濱工程大學聚焦東北振興戰略急需,協同省內重點高校、企業,率先在全國牽頭成立首個省級統籌的校企聯合培養機構——龍江工程師學院,面向高端智能裝備產教融合育人聯盟成員單位,開展定制化專班培養。與此同時,學校探索“2+1+X”卓越工程師能力證書體系,其中,“2”是畢業證、學位證,“1”是工程師職稱證,“X”是各類職業資格證,由此貫通工程師職稱與任職資格、技術崗位通道,打通卓越工程師培養“最后一公里”。
2023年4月,黑龍江省教育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出臺《關于龍江工程師學院貫通工程類專業學位碩士培養與工程師職稱資格認證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依托龍江工程師學院,面向省內14所高端智能裝備產教融合育人聯盟高校,開展工程碩士工程師職稱貫通認證工作,組建了包括190位專家的評審專家庫,涵蓋省內12所高校、52家裝備制造業企業。這意味著,符合條件的學生,畢業就能成為“工程師”。2023年12月,黑龍江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正式批復設立黑龍江工程師學院,學院隸屬省教育廳,依托哈爾濱工程大學辦學。
霍慧介紹,為保障職稱認證的“含金量”,校企專家從課程學習成績、專業實踐考核和業績代表成果等3個維度,通過評議組通訊評議、認證委員會現場審議等方式,面向應屆工程碩士畢業生開展資格認證。“評審標準對標各類工程專業職務工程師工作經歷能力評審,更側重考查學生獨立解決復雜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開拓創新的能力、工程項目實施的分析研判和組織協調能力,以及將實際問題轉化為科研成果的能力。”
作為首屆工程師職稱認證委員會主任委員,哈爾濱電氣集團哈爾濱汽輪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專業師劉克為,給這條成長“快車道”點贊:“工程師職稱認證將學生入企實踐前置,讓企業精準選人用人留人縮短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校企聯合培養工程人才的路越走越寬。近年來,哈爾濱工程大學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龍江高質量振興發展,分別與中船集團、中核集團、哈電集團等44家央企及央企所屬企業實施項目制貫穿式培養,將企業一線的關鍵核心難題轉變為校企師生合作攻關課題、轉化成學生畢業選題,以“三題合一”破解產學“兩張皮”。學校聘請重點制造業企業首席科學家、大國工匠等600余人擔任工程碩博士導師,校企導師共同設計培養目標、制定培養方案、實施培養計劃。
“長期以來,哈爾濱工程大學培養了一大批國之重器的總師。如今,我們的畢業生去向依然主要為‘三海一核’領域及國家戰略急需領域,近80%的畢業生投身工業化、信息化和國防現代化建設。學校將持續完善工程碩博士培養模式,讓更多卓越工程師把實踐成果寫在強國之路上。”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宋迎東說。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