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上充滿笑聲、掌聲、歌聲——記河北省河間市臥佛堂一中教師劉勝娟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25日 09:21教育裝備網
清晨六點半,距離河北省河間市市區30公里的臥佛堂鎮,此時天已大亮。臥佛堂第一初級中學副校長劉勝娟正穿過鄉間小路,朝著學校出發。7點鐘她準時出現在自己的辦公室。早七晚九,學校的教師都摸清了她的上班規律。
2000年的秋天,剛走出師范院校的劉勝娟踏上小學的講臺,2004年來到臥佛堂一中,從此扎根在這里。“我父親也是一位人民教師,很受學生尊敬。他讓我從小就覺得,教書育人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劉勝娟說。
在學生眼里,劉勝娟很有愛心:剛入校的學生吃不慣食堂飯菜,又因為想家大哭,劉勝娟帶著他們下館子;學生在2015年考入唐山師范學院,卻因家庭經濟困難打算放棄學業,劉勝娟第一時間聯系唐山師范學院的教師,共同為這名學生想辦法,又領著這名學生辦了銀行卡,自費給卡里打了3000元,幫助她順利走進大學……
就像春燕銜泥般,劉勝娟將點滴關愛壘成溫暖的巢穴。對待學生,她有自己的一套法子,“關心是對他們的愛,嚴格也是對他們的愛。寬嚴相濟才行。”
劉勝娟上課“絕不湊合”,她的課堂,是學校師生公認的“靈動課堂”。在她的語文課堂上,傳統教學模式被徹底打破,學生們時而化身小老師講解課文、時而用飛花令來唱和詩詞、時而用接龍游戲來記憶詞語……熱烈的掌聲常常穿透教室的玻璃窗。
“我愛琢磨,想盡一切辦法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劉勝娟認為,靈動的課堂應該有歌聲、掌聲、歡笑聲。
她還專門準備了一個“記賬本”,記著學生的“欠賬”。在檢查學生的功課時,每人每節課有兩次機會,如果兩次沒有答對問題就要記下名字來,等待接受懲罰,懲罰便是唱一首校園歌曲、背一首古詩詞等。
劉勝娟自己也不例外,如果學生發現她念錯了字或是寫錯了字,她也要接受懲罰。“學生們對我說的每句話都聽得極為認真,吹毛求疵般想讓我的名字也落在記賬本上,好讓我給他們展示才藝。”劉勝娟說。
“作為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她安排教育教學研究、課程調度非常嚴格且井井有條。”畢業班物理教師兼班主任的王敏杰說起劉勝娟,脫口而出的第一個詞是“溫柔”,在她的印象里,劉勝娟與其他教師講話時一直是溫聲細語。
王敏杰清楚地記得,學生到河間市區參加中考體測時,作為班主任的她有些焦慮:臥佛堂鎮離市里遠,往返得一天,自己的孩子沒人管怎么辦?“你是班主任,必須陪著學生去。孩子的事情不用操心,我來安排好。”劉勝娟迅速安排其他教師接王敏杰的孩子上下學,解了她的后顧之憂。
劉勝娟就像“救火隊長”一樣,哪個教師家里有緊急的事,她就給誰代課,一直到教師回來接手。教師也非常信任她,但凡有所訴求,總是去找她幫忙解決。
“教育是一輩子的事情,不要吝嗇付出和努力。”作為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她對學校教學教研抓得很嚴格,隨時推門聽青年教師上課,下課后再給他們作一對一指導。
二十五年彈指一揮間,劉勝娟的執著帶來了豐碩成果:河北省優秀鄉村教師、河間市最美教師等榮譽接踵而至。但最讓劉勝娟珍視的,是畢業多年的學生回校看望時的那聲“老師”,是每逢佳節如雪片般飛來的問候短信。
劉勝娟希望時間再慢一點,因為她想做的事太多:考了心理咨詢師證,想要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申報“農村初中班級有效管理策略研究”課題,想加強農村班主任培訓管理;想為農村家長多開些“家長課堂”,普及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
當劉勝娟站在教學樓前,望著操場上奔跑的學生,臉上便蕩漾起溫柔的笑意。她總是笑著說:“如果真有來生,我還要當老師。”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