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臺高新區打造幼兒體育新模式——讓運動像呼吸一樣自然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8月18日 09:58教育裝備網
近日,在山東省煙臺高新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的操場上,一群孩子正化身“小紅軍”,奔跑著完成“運送物資”“過雪山”等紅色主題定向挑戰,他們的小臉上掛滿汗珠,眼神卻格外專注……這樣的場景,是該園“強體潤心”教育理念的真實寫照,也是煙臺高新區幼兒體育改革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煙臺高新區通過實施“三變”策略,即變“有”為“優”、變“客”為“主”、變“三”為“一”,在成功創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逐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的同時,通過家園社合作深入推動幼兒體育改革,提升幼兒體質健康水平。
變“有”為“優”:
從基礎到個性化的體育實踐
“我們希望通過科學設計,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煙臺高新區教體局學前科科長車圍圍介紹。
近3年來,由煙臺高新區第二實驗幼兒園牽頭的優秀體育教師工作室,專注于“評估—調整—創新”的螺旋式研究,針對不同年齡段幼兒的身心特點擬定不同的體育方案。小班注重動作基礎訓練,中班強化動作組合,大班則引入策略應用類游戲,不斷推動幼兒體育升級。
比如,在“球性練習”中,孩子們通過追蹤運球鍛煉手眼協調能力,而“護眼游戲”則將標靶投擲與視力保護相結合,形成“鍛煉—健康—干預”的閉環。
作為試點先行園,經過獨具特色的幼兒體育改革,第二實驗幼兒園幼兒出勤率提升8.7%,近視率下降9.2%,肥胖率降低1.6%,實現了體育與成長的雙向奔赴。
作為山東省幼兒體育活動質量提升觀摩現場,第二實驗幼兒園接待了全省眾多幼教同仁來交流,晨間入園的“零點鍛煉”也已在全區公辦園推廣。早晨一入園,孩子們就利用輕便器械進行趣味有氧運動,如跳圈、平衡木挑戰等。“運動改造大腦,晨間活動能有效激活孩子的神經元鏈接。”海瀾路幼兒園教師葛瑛杰表示,“這種‘先動后學’的模式,能夠讓孩子們在上午的課程中更專注。”
對于體弱、肥胖或有運動障礙的孩子,工作室聯合保健醫生制定“一人一案”干預方案。“我們為每個孩子建立動態運動檔案,定期評估并調整計劃。”第二實驗幼兒園保健醫生陳菲說,“有一名原本抗拒運動的肥胖兒,通過我們的個性化游戲設計,半年內體能有了顯著提升,性格也變得開朗起來。”
檢測數據顯示,近3年,全區公辦園幼兒肥胖率平均降低了1.8%。
變“客”為“主”:
打造幼兒生活式運動場景
“以前是老師安排活動,現在孩子們自己設計賽道、制定規則,真沒想到他們小小年紀能自己做這么多事!”煙臺高新區益文幼兒園家長董文斐女士說。
“為激發幼兒體育活動自主性,打破傳統運動場域、戶外惡劣天氣的限制,煙臺高新區爭取資金投入80余萬元,為區屬6所幼兒園增設運動器材2300余件。各園也就地取材、集思廣益,將輪胎、蛋殼、紙盒、泡沫板等生活用品‘變廢為寶’,制作活動器材,并將器材放置在幼兒觸手可及之處,打造開放、流動的‘生活式運動場景’。”車圍圍說。
“孩子們可隨時取用器材,甚至參與空間規劃與收納,從被動參與者變身運動小主人,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責任感和規劃能力。”高新區陽光幼兒園園長叢銘表示。
陽光幼兒園依托室內體能大循環,引導幼兒利用園內木梯、滑板等器材,自主擺放、挑戰難度、創新玩法,實現一物多玩、一物多層次練習。
在自主選器械、自主創賽道、自主玩游戲、自主調策略、自主定規則的“體育游戲五自主”理念指導下,一場由大班幼兒發起的“障礙賽”火熱進行著,孩子們用輪胎、軟墊和呼啦圈搭建創意賽道。“孩子們的創造力遠超想象,他們甚至發明了‘團隊積分制’來鼓勵協作。”陽光幼兒園保教副主任王明明說。
變“三”為“一”:
家園社共筑幼兒運動生態圈
如何進一步讓幼兒運動從園所延伸到家庭和社區?煙臺高新區深入探索引導,推動家園社從三方走向一體,家園社合作共建幼兒運動生態圈。
家長中的非遺傳承人和傳統技藝達人資源被引入幼兒園。在益文幼兒園,來自南方少數民族的“跳竹竿”正在上演。誰也不承想,這群五六歲的孩子,僅用了一個月,就從最初的“怕夾腳”“經常掉鞋”,發展為在配合陣型節奏的音樂口令的指引下,腳下款款生風。
幼兒園還不定期邀請社區舞龍隊、太極拳隊、鑼鼓隊等進入校園,讓孩子們接受傳統體育文化熏陶,培養其對傳統體育運動的熱愛。“益文幼兒園的老師經常深入我們社區開展育兒公益講座,在老師們的指導下,放學后,家長會自發組織孩子跳繩、跳皮筋,讓小區空地變成了‘第二運動場’。”煙臺高新區海岸社區書記王玲玉說。
“體育不僅是身體的鍛煉,更是品格的磨礪。”煙臺高新區教育體育局黨委委員、區教研室主任孫廣娟表示,“通過幼兒體育比賽等活動,孩子們在耳濡目染和運動體驗中逐漸理解了堅持、勇敢與團隊協作的意義。”
此外,煙臺高新區還積極營造戶外運動環境,搭建家園社三方共育橋梁。區管委建成全市首個占地面積近4000平方米的兒童文明實踐廣場,涵蓋游樂設施、足球場地、親子農場等各類主題。山東省首家戶外家長學校也落戶于此,年均舉辦各類免費親子活動30余場,引領家庭、幼兒園與社區,共筑科學運動生態。
“和孩子一起完成定向越野,不僅增進了感情,我也重新找回了運動的快樂。”煙臺高新區幼兒家長謝林君女士在參加完活動后告訴記者。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我們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運動中收獲健康、自信與快樂,讓體育運動成為習慣,像呼吸一樣自然,讓運動的身姿成為童年最美的模樣。”煙臺高新區教育體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李強說。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