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無創治療領域的“破壁者”——重慶醫科大學教授王智彪團隊的故事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9月15日 13:44教育裝備網
在前不久落幕的中國國際大學生創新大賽(2025)重慶賽區選拔賽中,重慶醫科大學“聲動力無創治療結核病新方案”項目榮獲金獎并晉級全國總決賽。項目負責人、重慶醫科大學本科生李睿誠說:“我們的目標不僅是贏得獎項,更是要將這項技術真正應用于結核病的臨床治療。”
結核病是目前全球第一大傳染病。在重慶醫科大學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王智彪、杜永洪的共同指導下,20余名來自不同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歷經8年接力攻關,致力于聲動力無創治療結核病的研究。團隊成功克服了超聲動態調控難、藥物滲透率低、能量沉積損傷大三大技術難題,研發出可實現藥物高效滲透與精準遞送的無創治療設備,為結核病治療提供全新解決方案。
隨著現代醫學的不斷發展,“無創”治療正逐漸成為新時代醫學的重要方向,這也是王智彪團隊長期以來的研究重點。1988年至今,王智彪帶領團隊在全球范圍內率先突破聚焦超聲消融手術治療腫瘤的關鍵核心技術,成功研制出我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醫療設備——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實現了“中國原創,引領世界”的目標。
海扶刀的治療原理是利用超聲波的機械效應、熱效應和空化效應,通過將體外的超聲波直接聚焦到體內的病灶組織上,無須開刀即可“殺死”病灶。消融后的病灶組織會被人體自然吸收,安全無害。這項“不開刀、不流血、保器官”的醫學治療新技術,為子宮肌瘤、乳腺纖維腺瘤、乳腺癌等疾病患者帶來了福音。
截至2025年6月,海扶刀已出口至英國、日本、意大利等34個國家和地區,在全球400余家醫療機構投入使用,成功幫助數萬名女性。
在科研道路上,王智彪尤其注重對青年學子的培養。每當學生在實驗中遭遇挫折,他不僅給予溫暖鼓勵與堅定支持,更常常一針見血地指明方向。在他看來,青年科研人員的創新思維需要悉心呵護與正確引導。
展望未來,王智彪計劃在10年內實現超聲無創治療的再次突破——期望能實現對病變區域的一次性整體消融,從而進一步縮短超聲消融的手術時間。“只有依靠原始創新,才能真正挺起中華民族的脊梁。”王智彪說。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