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繪上合教育共同體新圖景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5月13日 09:32教育裝備網
2024年7月,在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寬敞明亮的貴賓樓大廳里,14名少年圍成半圓,為出席上海合作組織阿斯塔納峰會并應邀對哈薩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的習近平主席用中文演唱《歌唱祖國》。“長大后我想去中國的清華大學讀書!”孩子們歡快地向習爺爺講述自己的“中國夢”。
轉瞬已快一年,回顧20多年的發展,秉持“上海精神”的上海合作組織(SCO)已成為世界上幅員最遼闊、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組織之一。在戰略引領深化、機制創新突破、數字技術賦能路徑的引領下,近年來,中國—上合組織教育合作雙方以政策引領推動教育鏈與產業創新聯動,探索區域教育治理創新發展之路。
構建多邊教育共同體
2023年10月,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首腦(總理)理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上指出,“不斷深化教育、文旅、體育等合作”“中方支持更多高校加入上合組織大學”。
上合組織大學是上合組織教育合作最重要的多邊平臺。目前,上合組織大學參與院校120余所,其中中方院校有48所。在雙邊教育合作方面,中國積極踐行2012年的承諾,在接下來的10年里為其他成員國提供3萬個政府獎學金名額,邀請1萬名孔子學院師生來華研修。
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學學生阿赫羅爾在學校孔子學院學到一口流利中文后,繼續選擇到浙江大學留學。“我想了解書本和視頻里那個多姿多彩的中國,努力學習,做好塔中友誼的橋梁。”他說。
舉辦上合組織青年科技創新論壇、多所魯班工坊落地中亞……上合組織在教育、科技等領域打造一個又一個接地氣、聚人心的項目,在推動人文交流蓬勃發展的同時,不斷加深著各國民眾的獲得感和認同感。
2024年,中國接任上合組織輪值主席國,宣布2025年為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年。在“上合大家庭”不斷壯大的背景下,中國的理念和行動體現在教育領域,倡議成立上海合作組織數字教育聯盟;未來5年,將向上合組織國家提供1000個青年赴華交流名額。
今年3月,為進一步深化上合組織教育務實合作,西安交通大學承擔上海合作組織大學中方校長辦公室職能,積極推動成員高校教育協同發展與人文交流。
此前,在2024年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四次會議期間,由西安交通大學發起、7個國家的17所大學領導支持的《上海合作組織高等教育合作成果集》,由“絲綢之路大學聯盟”秘書處正式發布。《成果集》分析了各國高校在開展國際合作方面的優勢及挑戰,總結了國際合作的經典案例。發布會上,西安交通大學與阿里法拉比哈薩克國立大學、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阿里法拉比技術創新研究院等機構簽署“‘絲綢之路大學聯盟’中哈產教聯盟”合作協議,邁出了國際產教融合的重要步伐。
無獨有偶,3月24日在中國—上合組織經貿學院舉行的中國—俄羅斯教育文化交流會暨教育展活動中,多所俄羅斯高校中國考試、招考中心揭牌成立,聯合語言培養項目同步啟動。
“招考中心成立后,我們能夠更加便捷地與中方院校、機構建立緊密聯系,招收到更多優秀的中國人才,深化人才培養、學術交流等多領域合作,創造更多發展機遇。”圣彼得堡國立農業大學副校長羅曼·奧列戈維奇說。
打造“技能絲路”新引擎
烏茲別克斯坦在冊合作專業項目學生100名,輸出園藝技術專業相關教學標準和專業課程課堂指引及實踐教學指導,生成項目實施過程性文件50余份,完成對烏方7名專業教師的相關專業課程本土化轉化培訓……這是自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上合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九次會議上提出“中方愿在陜西省設立上海合作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加強同地區國家現代農業領域合作”后,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和古利斯坦國立大學在2023年底交出的答卷。此前,經上合組織成員國一致同意,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已在陜西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掛牌成立。
產教融合,開放發展。在政策驅動下的產教深度融合趨勢下,中國—上合組織教育合作沿著職業教育路徑持續深耕。
上合組織國家多功能經貿平臺正式落戶重慶兩江新區后,重慶市教委主動與上合組織經貿平臺對接,雙方簽署教育合作協議。在協議推動下,2023年2月,重慶市品牌建設促進會中職教育分會成立,覆蓋全市36個區縣58所中職學校;2023年5月,上合經貿平臺教育工作聯盟發起成立,以推動教育與產業、經濟、科技、文化等融合發展。
膠州市職業教育中心學校主動對接深耕上合示范區的海爾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依托上合示范區(青島)產教聯合體平臺建設,構建一體化產教聯合體——上合·海爾智家智能制造產業學院,實施“3(中職)+1(企業)+2(高職)”梯度育人模式。
2025年金秋,上合組織峰會將在天津奏響共謀發展的樂章。4月,在天津現代職業技術學院魯班工坊的智能機械實訓室里,來自巴基斯坦的學員法魯克輕觸操作屏,興奮地向指導教師展示剛編寫的控制程序,他說:“我們學習的設備都是最先進的教學設備,這在巴基斯坦是沒有的。”像法魯克這樣的學員,巴基斯坦魯班工坊已培養千余人次,更有十多名學員畢業后進入中巴經濟走廊重點項目就業。
哈薩克斯坦魯班工坊的運輸設備及技術專業、烏茲別克斯坦的現代物流管理專業、塔吉克斯坦的城市熱能應用技術專業……作為中國職業教育走向世界的一張“國家名片”,魯班工坊已在亞歐非30個國家建成34個,隨之而來的是以“定制化”的中國職教方案輸出中國標準,在人才交流和產業對接中搭起聯通的橋梁。
構建數字協同新生態
走進哈薩克斯坦魯班工坊的智能網聯實訓區,濃濃的“科技味兒”撲面而來——大數據收集分析城市道路沙盤的“實時路況”、可遠程操控的模擬無人駕駛車輛在沙盤上行駛。依托中方提供的技術設備,東哈薩克斯坦技術大學在該國率先開設了智慧交通課程。“我們學習的技術十分先進,有助于緩解大城市交通擁堵。”東哈薩克斯坦技術大學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專業研究生薩肯·奧拉爾別克說。
近年來,上合組織將促進成員國數字合作、推動成員國數字轉型作為最前沿的合作方向。2022年,《撒馬爾罕宣言》進一步將數字素養領域合作納入優先方向。同年12月發布的《2022上海合作組織國家教育人文交流合作青島倡議》明確提出加強數字教育合作。
作為上合組織數字合作的重要參與者、推動者和貢獻者,中國政府高度重視教育數字化,大力實施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行動,積極推動雙邊在數字教育政策交流、教育資源共享、教育技術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中國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于2022年3月上線,截至2024年,已收錄超過4.4萬門課程,并面向上合國家開放訪問權限,支持多語種教學資源跨境共享。今年2月,該平臺國際版正式上線。
2024年3月,重慶成立“上合經貿平臺國際書院籌備工作組”,計劃面向上合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學科教育、職業培訓及傳統文化數字化傳播,構建跨文化交流平臺。
中國—上合組織經貿學院已開展國際物流運輸、跨境電子商務等133個班次的培訓,累計覆蓋上海合作組織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43個、9900余人次。
“中方愿與各成員國攜手建成制度更加完備、內涵更加豐富、發展更加創新的‘上合教育大家庭’,以數字化開創上合教育合作新局面。”中國教育部部長懷進鵬在出席第八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教育部長會議時表示。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