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2omw"></ul>
    <strike id="w2omw"></strike>
  • <strike id="w2omw"><input id="w2omw"></input></strike>
  •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progcable.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加快數字化轉型 推動可持續發展——二〇二三年世界工程教育大會觀察

    http://www.progcable.com2023年11月20日 09:46教育裝備網

      工程師肩負著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的重要使命,工程師的素質和能力取決于工程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站在新的起點上,我們迎來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性交匯,工程科技進步和創新成為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11月16日,在2023年世界工程教育大會上,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巖發出倡議,信息化時代產業發展需要我們攜起手來,努力培養面向未來的卓越工程人才。

      我國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工程教育體系。本科教育方面,共設有265種工科專業,占本科專業種數的33.5%;研究生教育方面,共有工學門類博士學位授權點1896個,占博士學位授權點總數的40.2%;工學碩士學位授權點4562個,占碩士學位授權點總數的31.6%。職業教育方面,共有6625所職業學校開設制造類專業,占全部職業學校的72.6%。

      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工程教育該如何順應時勢升級轉型?在2023年世界工程教育大會上,專家學者齊聚寧波,對工程教育的發展之路進行了深入探討。

      推動工程教育改革,培育卓越人才

      當今世界的發展形勢如何?工程教育該往何處去?這些問題引發了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前主席龔克的深刻思考。

      “當今世界,人類社會正在經歷兩方面轉型。”龔克表示,一是以數字技術為代表的新興生產力驅動的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二是人類可持續的生存發展所牽動的可持續轉型,兩個轉型交織在一起,形成數字化與綠色化的雙重轉型。

      本次大會以“發揚潛力 賦能未來:聚焦畢業生素質和職業能力要求”為主題,圍繞工程支持可持續發展、工程教育質量提升和工程師質量新標準等重大話題展開探討。

      “這個主題的設定意在回應對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理解和落實,回應工程在世界社會和自然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背景下如何適應和支撐,回應工程教育如何變革才能滿足新時代、新形勢對工程人才的需求。”認證協會監事長、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袁駟說。

      工程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深化改革,突破學科束縛,探索范式創新。”龔克說,如今,工程教育由以技術為中心轉向以人的素質養成為中心,從以課堂講授為主轉向沉浸于實際環境,從以專業學科為界限轉向以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為中心。

      未來的工程教育變革方向在哪?吳巖指出四點核心,包括持續優化工程領域學科專業布局、突出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構建交叉融合的人才培養新范式、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生態。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發展,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人機協同、跨界融合、共建分享的新時代。”吳巖指出,要用好交叉融合這個“催化劑”,打破傳統學科專業壁壘,推動學科專業交叉融合,探索未來技術領軍人才培養模式。大力推動工程教育從學科導向轉向需求導向、從專業分割轉向交叉融合、從局部調整轉向系統變革,匯聚學科優勢、貫通學科內容,培養學生多學科知識和綜合集成的能力。

      推動工程科技創新,賦能可持續發展

      2021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報告《共同重新構想我們的未來:一種新的教育社會契約》。報告中的話引人深思,“我們面臨著一個生存的選擇,繼續走不可持續道路,還是徹底改變路線”。

      “可持續發展”正成為全人類需要共同面對的關鍵詞。

      在工程、設計和建筑以及學術界耕耘多年的國際工程聯盟主席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回憶起一個在澳大利亞發生過的工程案例:那是一處在澳洲修建的雪山融水大壩,當初,工程師只考慮到實用性,注重水利影響,卻忽視了生態問題,以致多年后產生了土地鹽堿化問題,對生態造成巨大影響。

      這件事情也讓她對“可持續發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同時,這也是學術界、工程界達成的共識。

      “新加坡不久前的大暴雨,讓街道變成河流,為居民帶來了巨大的不便。”目睹了這一切,新加坡工程師學會主席鐘德旋(Dalson Chung)深刻認識到,必須將可持續發展納入工程教育和工程建設的考核目標。

      目前,國內高校也逐漸認識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將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納入課程教學。比如,西南交通大學課程設計考慮社會關切和可持續發展需要,對標SDG,引導學生圍繞“運動與健康”將體育學科與工程學科結合,設計出“以人為本”的運動軟硬件產品。昆明理工大學以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構建碳中和相關學科專業交叉融合的新工科專業,將SDG深化落實。

      工程改變世界,科技創造未來。

      “工程技術對于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特別是清潔水、清潔能源、韌性基礎設施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都至關重要。”中國科協黨組成員羅暉表示,這些目標的實現和問題的解決離不開工程技術創新,需要全球工程界勇擔時代重任,加快推動工程技術創新和關鍵技術攻關,提升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技術創新能力,提高工程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推動中國工程界為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推動全球合作,攜手應對挑戰

      當下,能源危機、氣候變化、生態退化、國家間發展不均衡已成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共同挑戰。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校長王樹國表示,本次活動對我們正在開展的教育強國建設規劃提供了新思路和借鑒。助推形成我國工程教育的新理念、新標準和新做法,對推進新型工業化,主動適應和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有關指示具有重大意義。

      專業認證工作是對學校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體檢”,是推動專業建設和教育教學綜合改革的重要指標,對教育發展起著“指揮棒”的重要作用。

      本次活動搭建了覆蓋全球兩大主要互認體系,建立橫跨亞太、歐洲、非洲和東盟的全球工程與工程教育界交流平臺,在當前日益復雜的國際局勢下,為我國深度參與國際工程教育治理提供平臺和支撐。

      “經與歐洲工程教育認證網絡主席多次協商,就下一步加強與歐洲工程界合作,加入歐洲認證互認網絡(Eur-Ace體系)、推進工科教師勝任力評價等與歐方達成了初步共識。”王樹國稱,這為推動我國工程教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提供了“新動能”“新平臺”。

      《華盛頓協議》主席陸凱生(Kai Sang Lock)曾多次表示,中國加入《華盛頓協議》已經多年,作為工程和工程教育大國,期待中國在推動國際工程聯盟和全球可持續發展、參與國際治理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著眼未來,我們愿與世界各國工程師組織加強溝通交流,架設工程領域科技合作橋梁,以科學探索世界、以技術改造世界、用工程造福人類,為工程界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有力支持,為建設一個更加包容、公平、可持續與和平的未來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羅暉說。

    (來源:中國教育新聞網-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五月天喷水|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劲| 久久综合久久自在自线精品自|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不卡|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制服|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欧美亚洲另类精品第一页 |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第1页|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日本午夜精品理论片A级APP发布|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福利99 | 国产日韩精品无码区免费专区国产 |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免费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思思99热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 91精品国产高清91久久久久久| 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亚洲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区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嫩草视频永久网址| 99热在线日韩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91精品国产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乱人伦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少妇亚洲免费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麻豆aⅴ精品无码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