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學分銀行助力技能提升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7月31日 09:58教育裝備網
學習是個人適應社會飛速發展、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核心要素。韓國實施學分銀行制度,力圖打破教育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為不同年齡段、不同背景的學習者開辟多元學習路徑。
韓國學分銀行制度的探索歷程可追溯至1996年。彼時,韓國教育改革委員會發布了學分銀行制具體實施方案,旨在為那些錯失傳統高等教育機會的群體開辟一條“零存整取”的學歷獲取途徑。此后,該制度不斷發展和完善。2007年修訂的《終身教育法》為學分銀行制度的實施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2008年,韓國設立終身教育振興院,進一步推動學分銀行制度的規范化發展。2021年,《終身學習振興五年計劃》提出構建“全民終身學習社會”的構想。其核心政策目標是:借助學分累積機制,減少家庭經濟狀況等因素對個體教育機會的制約,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高質量的教育資源;促進終身學習,充分滿足職場人士技能更新、青年技能發展和“尼特族”(非教育、就業或培訓狀態的群體)就業等需求,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終身學習氛圍;推動產教融合,將企業培訓課程納入學分認證體系,加強教育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提升勞動力市場的適應性和競爭力。
韓國通過一系列法律法規為學分銀行制度的實施提供保障。其中,《終身教育法》和《學分認證法》是核心法律文件。《學分認證法》歷經10余次修訂,不斷完善課程評估認證流程、學分兌換標準和特殊情況處理辦法。例如,規定每人每年獲得的學分不超過42分,并且要求不同類型課程(如一般文化課、專業課)需要按一定比例獲取,以確保學習者知識結構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韓國學分銀行制度通過構建三級管理架構、設計課程體系、打造認證體系、強化技術支撐,實現教育資源整合與學習者自由流動的結合。其中,“中央統籌—地方執行—機構認證”的垂直管理體系,是學分銀行制度順利實施的保障。韓國教育科學技術部負責制定全國統一的課程標準和學位授予標準,終身教育振興院負責學生注冊、學分審核和學位審批,16個市道教育廳作為落地樞紐,推動政策惠及學習者。
學分銀行將課程細分為基礎和專業學分,制定跨學段銜接規則,搭建起學段間對接的橋梁。以機械制造專業為例,中職階段側重基礎操作,為職業發展打基礎;高職階段重視工藝設計,培養專業素養;本科階段聚焦研發創新,提升綜合能力。學習者通過相應考核后,低學段的學分可抵扣高學段的部分課程學分,避免重復學習。“課程認證+考試認證+資格認證”的三維評價體系,為學習者提供多樣化的學分獲取途徑。學習者可在1200余家認證機構修讀課程,也能參加國家統一考試來獲取學分,還可憑行業資格證書、先前學習成果申請學分轉換。終身學習檔案系統采用區塊鏈技術,確保學習記錄安全可靠。該系統不僅能記錄學習情況、智能推薦課程,還便于學習者隨時查詢學習動態。
近年來,青年技能發展和就業問題在韓國社會備受關注。韓國試圖通過構建“終身學習賬戶”,為青年技能提升和就業開辟路徑。學分累積機制允許青年將正規教育課程、職業培訓項目、行業資格證書乃至技藝傳承等多元學習成果轉化為標準學分,存入個人學習賬戶。針對因經濟困難中斷學業或高考失利的青年,學分銀行提供“補償教育”通道。學習者可通過夜間課程、在線學習或工作場所的實踐培訓獲取學分,避免因傳統教育體系的剛性要求而喪失發展機會。對于“尼特族”而言,他們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靈活安排學習,重新獲得提升技能的機會。通過學分銀行獲得的學位和技能證書,成為青年進入職場的重要敲門磚。許多企業認可學分銀行畢業生的能力,愿意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
(作者單位:重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本文系重慶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項目成果)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