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青年驛站”成為城市溫度新地標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5月07日 09:17教育裝備網
近日,教育部、共青團中央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發揮“青年驛站”作用 為跨地區求職高校畢業生提供住宿優惠便利服務的通知》,要求進一步發揮“青年驛站”助力青年求職就業的積極作用,更好地為高校畢業生跨地區求職提供住宿優惠及便利服務。
一座城市的“宜業指數”,或許不僅僅在于它有多少高樓大廈,更在于它如何安放懷揣夢想的青春。剛畢業的年輕人,拖著行李箱來到陌生的城市。這時候,如果有一處溫暖的“青年驛站”向他敞開大門,提供免費住宿、給予就業指導,那該是怎樣的一種慰藉?這不僅僅是一張床、一間房的溫暖,更是一座城市向年輕人遞出的一張溫暖名片,是“青年友好城市”生動的語言。
有媒體調查顯示,82.4%的受訪2025屆高校畢業生表示,當地的住房支持政策會影響自己對未來工作地的選擇。據共青團中央初步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00個城市設立了2600多家“青年驛站”,符合條件的青年可以申請享受不少于3天的免費住宿。這個數字令人欣慰,但更值得期待的是——我們的城市正學會用更柔軟的方式擁抱年輕一代。
要讓“青年驛站”真正成為城市溫度的代名詞,光有硬件還遠遠不夠。就像煮一碗好面,除了要有筋道的面條,更要有鮮美的湯底。我們期待這樣一種青年就業服務:既能解決畢業生“住哪兒”的燃眉之急,又能回答他們“去哪兒”的人生困惑。簡化申請流程、提供就業指導、組織城市探訪、搭建交流平臺……這些服務或許比免費的床鋪更能打動人心。于此而言,“青年驛站”要做的,不僅是提供“一張床”的便利,更要搭建“一座橋”的鏈接。
在這個萬物互聯的時代,“青年驛站”完全可以有更多功能。比如開發智能匹配系統,根據畢業生的專業自動推薦附近企業;設置“城市體驗官”項目,讓初來者快速了解這座城市的文化脈搏;甚至可以在驛站里開辟“夢想留言墻”,記錄下每個年輕人的職業憧憬……有人說,看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就看它如何對待弱勢群體。那么,看一座城市的發展潛力,就要看它如何迎接年輕的追夢者。“青年驛站”就像是一面鏡子,照見的不僅是城市的當下,更是它的未來。
當然,要讓這份溫暖持續傳遞,需要社會各界共同添柴加火。企業可以提供實習崗位,讓驛站成為人才蓄水池;高校可以開展職前培訓,提升畢業生的求職競爭力;甚至每個市民都可以成為城市代言人,用熱情迎接遠道而來的年輕人。這種全民參與的城市溫度工程,才是“青年驛站”可持續發展的生命力所在。
心安處,是吾鄉。就業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事關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于此而言,辦好“青年驛站”是公益事業,更是責任擔當。一座懂得溫暖年輕人的城市,注定會擁有更光明燦爛的未來。
(作者系媒體評論員)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