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教育高水平對外開放之路
http://www.progcable.com2025年03月14日 09:15教育裝備網
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態、更加寬廣的視野推動教育對外開放,服務國家戰略需求
持續深入推動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是教育服務國家對外開放戰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培養更多國際化優秀人才的必然要求。在具體實踐中,有一些需要關注的重點。
提升普通教育開放水平,在提升質量和水平上下功夫。我們要以更加開放的胸襟、更加包容的心態、更加寬廣的視野,繼續向世界各國和人民學習,借鑒一切人類文明優秀成果。要完善高等教育對外開放評價,提升中外教育交流合作的預見性、前瞻性,提高中外合作辦學質量和水平,提升具體合作項目的精準度、實效性。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內急需、緊缺學科專業,加強與世界一流大學和學術機構開展合作,引進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建設高水平國際聯合實驗室和研究中心,培養更多優秀國際人才。
加強職業教育國際合作,為建設教育強國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服務。要探索構建中外職業教育共同體,深化職業人才培養方面的管理對接、校際訪問、教師交流、學生留學、學分互認、技能認證等合作。要加強職業教育中的產教融合,將職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放到生產實踐、企業運營、產業發展的真實場景中去,鼓勵“雙高計劃”建設高職院校與企業共同參與國際產能合作,到海外建設“魯班工坊”,培養國際化職業技術技能人才。
做優做強留學中國品牌,統籌做好出國留學和來華留學工作。對于出國留學工作而言,要增強服務意識,創新留學工作機制,讓回國的學子有用武之地,留在國外的學子有報國之門。對于來華留學工作而言,要做大做強留學中國品牌,打造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留學教育。通過完善來華留學服務機制和管理體系,不斷優化面向留學生的學科設置、專業布局、課程體系等,在擴大來華留學規模的同時不斷提升留學生源質量、培養質量、管理水平。以此吸引更多海外優秀青年、頂尖人才來華留學,將我國建設成世界杰出青年向往的留學目的地,使來華留學吸引力與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相匹配。
增強服務國家外交的能力,促進其他領域國際合作的落實。教育對外開放與外交工作、國際傳播工作等密切相關,承擔著融通中外、增信釋疑,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職責使命。深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的一個重要職責,是要不斷提升教育服務國家外交的能力。通過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促進不同文明之間交流互鑒,促進與對象國的相互了解和民心相通。
發揮好各方面的能動性,在世界教育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教育涉及面很廣,推進更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既要有整體統籌、頂層謀劃,也要積極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我國經濟和教育發達省份,往往是來華留學熱門目的地。要發揮好北京、上海、南京、廣州等城市,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在教育對外開放中的引領帶動作用,打造教育對外開放新高地。沿邊的省份對周邊國家留學生具有吸引力,要發揮好沿邊省份在教育開放中的地緣、文緣、人緣等優勢。國內頭部院校、具有辦學特色和專業優勢的院校,更受來華留學生青睞。要鼓勵這些有條件的高校,積極“走出去”開展國際合作。
積極參與教育國際治理,為解決世界教育發展問題提供中國智慧和方案。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是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在教育領域的具體落實。要進一步深化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的合作,廣泛參與各級各類國際教育合作項目,有效開展教育政策對話,主動承擔國際責任,開展教育國際援助,在國際教育標準和規則制定等方面積極發揮作用。要用好“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平臺,持續加強與沿線國家教育合作,實施國際化人才培養計劃,助力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要充分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擴大我國在線教育國際輻射力,推動相關學術成果和實踐經驗進一步走向世界,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教育公共產品。
(作者系云南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董曉娟
本文鏈接: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