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2omw"></ul>
    <strike id="w2omw"></strike>
  • <strike id="w2omw"><input id="w2omw"></input></strike>
  • 您好,歡迎來到教育裝備網!登錄注冊新賬戶

    http://www.progcable.com/zt/2022/ceeia/
    全國教育辟謠平臺

    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

    http://www.progcable.com2024年10月12日 10:51教育裝備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教育是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基”。“要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

      教師強則教育強,教育強則國家強。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教師隊伍,是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的必然要求。作為培養教師主陣地的師范院校,尤其是西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師范院校要順應新要求,在新一輪變革中主動適應新情況、新格局、新趨勢,答好時代之問、人民之問、教育之問。

      服務區域,堅持師范院校教師教育第一職責

      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的《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提出:“加大中西部欠發達地區師范院校、教師發展機構建設和高素質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增加緊缺薄弱領域師資培養供給。”地方師范院校的主要任務和目標,是培養一大批能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中小學教師,為地方師資隊伍建設提供支持,推動教育普惠,促進教育公平,縮小區域、城鄉、學校之間的教育差距。

      結合“三區三州”、“鄉村振興”、“長江經濟帶”建設、“一帶一路”倡議等目標要求,根據《新時代基礎教育強師計劃》,云南省將優化普通本科高校區域布局作為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的重要任務,積極推動在麗江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設置麗江師范學院。這一措施優化了云南省普通本科高校區域布局,特別是填補滇西北師范類普通本科高校“零”布局的空白,補齊師范高等教育短板,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增加滇西北各族人民就近接受普通本科教育的機會。

      麗江師院立足實際,服務區域,堅持師范院校教師教育第一職責。學校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區域義務教育基礎薄弱等實際,加強學校內涵建設,大力培養符合時代需要的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加強師范專業建設,對標普通高校師范類專業認證,加強培養基本條件和實踐基地建設,強化緊缺學科和領域師資培養,改革師范生培養模式,修訂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堅持“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理念,探索基于學習產出的教育模式。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養、學科能力和學科素養、教書育人能力,強化高素質教師培養供給,積極緩解滇西北地區高質量義務教育需求與供給不足的矛盾,努力建設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地方應用型大學,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示范引領,培養廣大師生愛教樂教的道德風尚

      2023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致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提出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為造就支撐教育強國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指明了方向。

      新的時代呼喚新的精神,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是推進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動力。心有大我、至誠報國和樂教愛生、甘于奉獻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內涵,這一高尚的職業道德需要長期堅持,在全體教師隊伍中大力學習倡導。“時代楷模”張桂梅就是一個典型代表。

      作為張桂梅的母校,麗江師院與她有著深厚淵源,留下了珍貴的歷史印記。學校進一步挖掘張桂梅的事跡,展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生動案例,將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師教育課程和教師培養培訓中,喚起廣大師范生和教育工作者學習身邊典型、崇尚鮮活榜樣的自覺。位于麗江師院校園內的麗江市張桂梅師德教育館,自2023年3月開館以來,已迎接了近400批、1.5萬名全國各地參觀學習者。大型民族歌劇《桂梅贊》入選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度高校原創文化精品”,學校努力將其打造成為“永不落幕的思政課”。以典型的人物影響人,以榜樣的力量感染人,培養廣大師生愛教樂教的道德風尚,推動教育家精神在邊疆、高原、山村落地生根。

      協同提質,科學探索開展教師培養培訓新途徑

      針對我國中西部地區地方師范院校發展水平相對薄弱的情況,2022年教育部啟動師范教育協同提質計劃,協調高水平師范大學以組團形式對薄弱師范院校進行重點支持。由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江西師范大學、云南師范大學等組團校,通過“1+M+N”的“雁陣”模式,協同推動麗江師院等薄弱師范院校高質量發展。

      以此為契機,麗江師院加強頂層設計,健全保障體系,全面落實方案,借力發力,推動協同提質工作邁上新臺階。以定向培養博士、專題講座、現場教學、示范課觀摩、同上一門課等系列舉措,顯著提升了學校骨干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的素質和能力;聘請協同提質高校專家擔任校長顧問、名譽院長、學術院長以及選派干部到援建高校交流學習等,促進干部隊伍建設;以邀請專家舉辦學術講座和聯合共建學科專業平臺、開展專題展覽展演等形式,賦能學科專業建設;以聯合開設前沿課程、開展協同育人活動、選派學生跟班學習為載體,推動人才培養提質;以搭建基礎教育服務平臺、提升基礎教育服務能力、建立師資培訓工作機制等為內容,推動服務基礎教育師資培訓常態化、高質量。

      依托“1+M校”優質資源和平臺,學校面向基層,深入一線,跟蹤基礎教育階段教師職后培訓,大力拓展教師隊伍培養培訓新思路。“1+M校”按照“國家導向、地方所需、院校所能”的原則,“手把手”幫帶,“一對一”指導,有針對性地開展項目式、“實戰式”指導,增強幫扶院校的自我發展能力和“造血”功能。

      (作者系華東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博士研究生、麗江師范學院教授)

    (來源:《中國教育報》 )
    聲明: 本網部分文章系教育裝備網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于信息傳遞,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有新聞稿件和圖片作品的內容、版權以及其它問題的,請聯系我們。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
    2025第十一屆亞洲教育裝備博覽會
    第84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展會會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免费观看二区| 91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五月天|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 97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嫩草影院|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精品人妻大屁股白浆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91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网址|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国产精品热久久无码av|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国产免费| 99热在线日韩精品免费| 精品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99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不卡在线| 9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香蕉|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久久发布国产伦子伦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三级在线电影|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丁香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884aa下载| 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久热这里只精品99re8久| 久久久精品免费国产四虎|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227|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33| 99精品国产丝袜在线拍国语 |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 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九九电影 | 亚洲国产精品尤物yw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