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至22日,國際語音領域頂級盛會Interspeech 2025及MLC-SLM研討會在荷蘭鹿特丹舉行。在大會備受關注的MLC-SLM(多語種對話語音語言模型)挑戰賽中,希沃團隊榮獲賽道二第三名、賽道一第八名的優異成績,并在會議期間完成口頭報告,展現了希沃在語音語言模型領域的卓越研發實力與技術積累。
希沃團隊榮獲MLC-SLM挑戰賽賽道二第三名
據悉,Interspeech是由國際語音通訊協會(ISCA)組織的語音研究領域頂級國際會議之一,也是全球規模最大、涵蓋范圍最全面的口語語言處理科學與技術會議。本次MLC-SLM挑戰賽共有13個國家,近100支參賽隊伍參加。任務重點關注語音大模型在多語種語音識別上的應用,要求參賽系統在包括中文、英文、日語、西班牙語等11種語言中實現高精度的語音轉寫與語義推理。
希沃團隊的研究成果基于五階段課程學習的系統框架,融合了鏈式思維(Chain-of-Thought)推理機制、低秩自適應(LoRA)微調策略以及可驗證獎勵強化學習(RLVR)等訓練策略應用于語音識別大模型,顯著提升了語音大模型在復雜真實場景中的魯棒性和泛化能力。該方案不僅在比賽中表現優異,其相關技術論文已被MLC-SLM研討會接收,獲得國際學術界對該系統設計的高度認可。
希沃團隊代表、算法工程師李波在大會作報告
“教育技術要能夠幫助解決教育的實際問題,為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作專業的賦能。”希沃算法工程師李波說。當前,該獲獎研究成果已廣泛應用于希沃全系列AI產品與解決方案中,幫助希沃AI有效提升語言識別能力。例如,教師通過AI備課生成的智能體,能夠更加準確地識別語音互動內容,幫助其打造更加沉浸的情景課堂。
今年4月,希沃提出并構建「1+N+N」AI技術體系,即「1個希沃教學大模型架構+N個教學應用場景+N個智能硬件終端」。截至目前,希沃AI技術體系已經覆蓋“教、學、管、評、研”的各個場景,構建支撐未來教育生態的技術“新基座”。截至2025年3月31日,希沃AI備課功能已累計生成AI課件超35萬份,希沃課堂智能反饋系統已建成19個重點應用示范區、覆蓋超2000所學校、應用于超5000間教室,生成超18萬份報告。
未來,希沃將繼續堅持“技術研發+場景落地”雙輪驅動,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更深層次地賦能教育場景應用,同時積極拓展國際技術合作與交流,助力全球教育高質量發展。
注:本文為企業發布的推廣文案,不代表本站觀點。